冥王号开始存储采集到的小行星表面物质 3年后将被送回地球
2022-06-16 16:54
北京时间10月21日凌晨,冥王号机械臂末端的采样盘与小行星贝努,进行了6秒短暂的接触进行采样,随后退至安全距离。
在短暂的6秒内,冥王号采样盘向接触区域的表面喷射氮气,吹起小行星表面大量的物质碎片和颗粒,一部分被吹入采集盘内。
之后发回的照片显示,采样非常成功,只是部分小石头卡住了采样盘的关闭装置,导致了少量样品的泄漏。由于这个意外情况,冥王号任务团队不得不重新评估操作程序。按照原先的计划,冥王号应该在上周末对样品进行称重,这需要探测器进行旋转动作。但是由于采样盘没有正常关闭,旋转动作将引发更多的
在短暂的6秒内,冥王号采样盘向接触区域的表面喷射氮气,吹起小行星表面大量的物质碎片和颗粒,一部分被吹入采集盘内。
之后发回的照片显示,采样非常成功,只是部分小石头卡住了采样盘的关闭装置,导致了少量样品的泄漏。由于这个意外情况,冥王号任务团队不得不重新评估操作程序。按照原先的计划,冥王号应该在上周末对样品进行称重,这需要探测器进行旋转动作。但是由于采样盘没有正常关闭,旋转动作将引发更多的
北京时间10月21日凌晨,冥王号机械臂末端的采样盘与小行星贝努,进行了6秒短暂的接触进行采样,随后退至安全距离。
在短暂的6秒内,冥王号采样盘向接触区域的表面喷射氮气,吹起小行星表面大量的物质碎片和颗粒,一部分被吹入采集盘内。
之后发回的照片显示,采样非常成功,只是部分小石头卡住了采样盘的关闭装置,导致了少量样品的泄漏。
由于这个意外情况,冥王号任务团队不得不重新评估操作程序。按照原先的计划,冥王号应该在上周末对样品进行称重,这需要探测器进行旋转动作。但是由于采样盘没有正常关闭,旋转动作将引发更多的样品泄漏。
因此,任务团队决定跳过称重步骤,直接进行样品存放,而不是按原计划等到11月2日进行。这一操作从今天开始,预计将持续好几天,探测器将把采样盘塞入样品返回舱内。如果顺利,当2023年冥王号再次经过地球时,装载着小行星样品的返回舱将被送回地球。
如果成功,冥王号也将成为第三个采集到小行星样品的探测器。此前,在2010年,日本的隼鸟号采集到丝川小行星的样品并送回地球。而今年12月,隼鸟2号还将把2018年采集到的另一颗小行星的样品,送回地球。(dogstar)
赞赏
本篇当前收获1人打赏,最近打赏者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资讯内容(含文字、图片、视频)不代表科幻岛平台的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科幻岛联系。
撰稿人

canis1



资讯递客 | 撰稿人 | 科幻作者 
+关注
13123
我要留言
我要留言
举报和反馈

最新留言
已精选评论

更多报道
您未登录,立即登录
给撰稿人打个赏
X

微信扫码支付
请打开[微信扫一扫]扫描上方二维码完成支付
好的内容,值得赞赏
2元

赞赏成功
确定